hth华体会网址:抱歉这次我不想买本田了——东风本田 e:NS1
发布时间:2022-08-25 03:32:27 来源:华体会线路检测 作者:华体会入口 点击次数:1
如果曾经给汽车起名是为了好记好听朗朗上口,那么现在汽车圈的起名趋势就是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你可以听到从十几年前流传至今的经典车名,也可以看到各种新势力新品牌在突破传统的命名形式,甚至用数字命名车型。但今天我们的主角却有一个谁都比不上的名字,是单拎出来后面加几个数字拿去做登录密码,都能被系统判定为“高强度密码”的水平。对,这就是的e:NS1,名字烫嘴且没有中文名,不过比起隔壁的广本还是好一点的,广本的车名在闽南粤东地区怕是根本叫不出口,还不如不起中文名。
此前我一直以为这款车(实在不想打名字了)大概就是个ID3的价格,所以当我进店后看到车顶上“211800”的价签时结结实实地吓了一大跳,这玩意何德何能啊?看了一下大概的配置,全系售价大约在17-22万元之间,且17.5万元的最低配配置很低,要想用起来还凑合都得买到十八九万才行,那么我们必须以20万元级别纯电suv的标准来看待这款新车了。
设计上其实还是可圈可点的,但个人认为这都要归功于原生的设计——众所周知这玩意就是个电动版(油改电)的全新一代缤智,新缤智的设计本身就带着一些精致与高级感,且电动化以后采用的封闭式格栅更是把我唯一不喜欢的点改进了,日本原版新缤智的格栅设计我一直不太能欣赏,封闭式的简洁造型反而更戳中我的审美。车头的设计很好看,整体的车身线条也很有日式的精致味道,不浮夸又有质感,车尾没有车头那么惊艳,且个人并不喜欢透明贯穿式尾灯与横向排开的“HONDA”尾标,但不得不说还算能接受。
外观最大的问题在于做工与细节,仔细看后备箱与尾灯的接缝处很明显地没有对齐,最受人诟病的“油改电后遗症”则是这款车外形上的最大败笔——连官图拍摄都无法躲过的巨大电池包,极大影响离地间隙的同时也相当碍眼,实在是让人没眼看。前中网的本田车标会亮,这点见仁见智,反正我不是很喜欢。
内饰设计就纯粹是被大屏毁了,原版设计其实是很好看且很有设计细节的,传统的小屏幕,传统的实体空调旋钮(结合新飞度的旋钮质感,想必缤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一切都在简单好用又不失科技感的路上合理进步着。虽然有大面积的硬塑料和非常薄的皮质包裹,但同级别的ID.3也是如此,想来也没什么好苛责的。
然而本田中国可能是认为中国消费者都喜欢大屏,也或者是认为全触控大屏才能代表电动车的“科技感”,硬生生在车内塞进了巨大的竖向显示屏,我很久没见过这么难看的屏幕了,甚至比我之前试过的福特Mustang Mach-e还要夸张,感觉就像是随随便便安在中控台上一样,而且内部的界面也十分混乱——看起来分区很明显,一块屏幕上下分为三个部分,最上面是娱乐部分,音乐等等娱乐功能都可以在里面调节;中间是车辆的基本设置,也就是我们平时在新思域等车型上见到的最普通的HONDA CONNECT界面;最下方是空调调节部分。实际上这块屏幕个人觉得根本不好用,至少在试驾过程中我没有搞清楚每个界面各自的逻辑,空调界面是最容易看懂的,因为都是平铺开的功能,但最大的问题是位置太低且没有触控反馈,完全不适合驾驶时的盲操作;其他两个部分逻辑都挺混乱的,反正我没太搞明白,销售想给我炫耀一下AR实景导航功能都找了老半天才找到,而我自己并没有发现这台车的动能回收在哪里调整,非常令人头疼。
最大的吐槽结束了,稍微夸一夸做个中场休息,怎么着也还算个本田粉嘛。内饰的其他部分还是还原了原版缤智的设计的,尤其是可以散风的空调出风口,我相当喜欢,调节旋钮的段落感也很好,让我愈发遗憾空调实体旋钮的缺失,如果有的话想必本田可以把质感做得很好,但方向盘上的按键质感就一般,按下去感觉很脆;白色的皮座椅手感也不错,乘坐起来也很舒坦,这个放在后面乘坐部分细说好了。
这方面其实问题不大,或者说基本没什么不妥的地方,前后排的空间都能合格,后排头部空间不大,腿部空间还算是比较安逸舒坦的,且前后座椅都是比较宽松舒适的风格,填充物也比较柔软,摆明了就是城市代步用车的定位,最大的问题是后排头枕前凸,但对我而言并不算特别严重,还是看个人身体的接受情况。后排中央地台是全平的,很适合第五位乘客乘坐,但前提是后排的三位乘客都不能太过健硕,由于原生车型级别的缘故,这台车的内部横向空间在满载状态下并不算很宽裕。
关于这方面需要强调的还是一些细节,尤其体现在后排上。首先是奇怪的后排天幕遮阳板,我刚坐上后排时,由于头部空间较小,头顶离车顶很近,我一下子就发现了车顶上奇怪的卡扣。此前我对这款车了解并不多,并不知道这究竟是有何作用,在销售的简单介绍与自己的摸索下我才发现这是个左右分开的遮阳板,且这两块板是不可折叠的形式,只能专门装在一个套子里放在一旁。我在遮阳板拉起的状态下用手触碰了一下,发现遮阳板离玻璃车顶非常近,几乎没有太大距离,结合后排坐姿高头部空间小的特点,个人认为是电池组导致坐姿升高带来了头部空间捉襟见肘的问题,以至于没有办法再另外设置隐藏式的天幕遮阳帘机构,本田又担心国人不喜欢没有遮阳帘的天幕(或者说根本没用所谓的抗紫外线玻璃),只好用了这个奇奇怪怪的外挂方案,实在是令人难以琢磨,难道我半路想打开遮阳板还要在路上一直抱着它?
还有一点也是在后排发现的,就是设置在车顶横梁上的两个后排阅读灯,打开时的光是直接照射到乘客眼睛的角度,非常离谱,根本不考虑乘客感受的吗?展厅角落比较黑,灯亮起来的一瞬间真的有被刺眼到,这可以说是一个设计瑕疵了吧?
听说我要试驾这款车,销售很是开心和意外,我实在想不明白她是不是觉得居然有冤种真的想买这款车,但看了一下试驾车的里程表,公里数倒是不少,可能也有挺多人试驾过的,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人是像我一样纯粹好奇的客户。试驾车是最顶配接近22万元的版本,蓝色的外观白色的内饰,一股清新的感觉,和雨过初晴的天气很是搭配......等等,这是一篇试驾体验,不是发展文学的地方,这可是一台22万元的油改电小型SUV啊,我倒要看看这玩意有多大能耐卖这么贵?
我直接拒绝了试乘环节(其实是因为销售穿着目测八公分的细高跟鞋,很害怕),决定上手直接自己开。开出4S店大门的一瞬间我还是有些意外的,这台车还是一如既往的本田,动力响应好且迅速线性,随踩随有,电动车的特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且毫不突兀,加速与动力响应方面必须给出好评。日常的刹车脚感与加速踏板回馈一样值得好评,线性且自然,没有什么“弹簧感”,但在特殊的一两种工况下(在我驾驶时是中速突然丢开电门踩刹车踏板)会感觉到刹车回馈很涩,有种比较虚比较廉价的回馈感,一定要形容的话有点像踩一块吸满水的海绵,一瞬间会有点心虚,但刹车力的释放是没有问题的。动能回收是可以被感觉到的,且我和销售研究了很久都没发现如何关闭,但感受并不算很夸张,属于可以接受的程度,目测不会让乘客头晕得厉害。
转向手感方面需要吐槽一下,本田传统的转向手感一向是能令我很满意的,但却在这款电动车上稍稍拉了垮:回中力稍稍有点过强,感觉是车子在跟我抢方向,在路口拐弯时我明明只是轻轻松了下紧握的方向盘,车子却觉得我很想回正,这种感觉虽然没有很突兀,但和本田自身比显而易见是退步的;转向本身也带有一定的虚位,特别是和我自己的车相比显得尤为明显,但转向本身的力度比例感是没有问题的,整体偏轻,比较好操控,同时在突然且快速的转向输入时车身也比较跟随,可以算是一台灵活好驾驶的小车。
此处需要给差评,个人认为以20万元级别而言,这台车的NVH是完全不合格的。隔音本身就不太好,问题主要出现在环境噪音上,开到大概50-60km/h的速度下就会觉得窗外的世界离我并不遥远,没有什么隔绝感,这点很本田,再快一点基本上什么噪音都要来了;底盘滤震也说不上好,是比较脆的感受,虽然过滤比较干脆利索,但感觉不到什么高级感,和隔壁ID系列比起来真是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没办法给出好的评价。
17-22万元的售价,结合上最低配寒酸的配置,基本上想要拥有还凑合的享受,车价就要去到19万元了,已经超过了ID.3最高配的价格,更何况ID系列是有一些优惠的,现阶段性价比实在高,不论是从设计、纯电平台还是驾驶感受、乘坐质感上,基本都能把本田按在地上摩擦。你可能会说了,可是ID.3续航里程低,开不了多少公里啊,但事实上这款车续航也很拉垮啊!低配两个配置的续航里程仅为420KM,高配也仅仅是510KM,要记住这可是CLTC标准下的续航,ID.3起码还有个450KM呢!就算两款车在实际使用耗电上存在一些差距,就算本田电控做得更好,那它们也是在同一续航水平下的两款车,完全可以放在一起对比。
我实在是不太理解本田在这款车上的定价逻辑与宣传策略,先是起了个根本记不住的名字,再是定了个吓退大家的价格,是想抛砖引玉还是纯纯摆烂,咱们也不懂。虽然e:NS1的产品力还算得上合格,是一台灵巧好开的小车,但不代表着它就能配得上这个高价。比起原本的理念VE-1和思铭X-NV,贵一点是合理的,但贵这么多,咱们就只能等一等终端优惠教做人了。
本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易车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易车立场,如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Locaris联睿科技展厅设计通往宇宙的钥匙探索空间的尽头 下一篇:13款美式乡村田园风格花园设计装修实景案例图片欣赏